明白了所謂CD AUDIO, FLAC, APE, MP3 等等格式上的好壞後, 大家應該明白到所有數碼音樂的問題, 其實都是一樣, 那就是數碼化後的失真。
數碼音樂以CD 為媒體的話, 其儲存便以16BIT / 44.1KHZ 來就取様, 這便是音樂檔的最高格式, 也就是說, 如果用家以CD 為媒體錄製歌曲, 他可以得到的最高制式也離不開16BIT/44.1KHZ 的限制
以前發燒友常說CD 類數碼音樂"起格", 原因就是因為這格式假設了音樂只能有這有限的載量來演譯, 沒有了中間連綿不斷的音階, 好像將一幅名畫設成無數方格後, 每一格只填一種顏色一樣, 重新組合起來便不再有原畫的連綿色彩。
為了打破16BIT/44.1 這個上限, 不少廠商各出奇謀, 曾有很多新格式出現意圖提升CD 的可載量和質素, 但可惜由於播放器材方面一直沒法協調, 而令技術成為空談, 其中以SACD 的出現最為傳奇.
SACD 的格式和特點, 在網上有很多相關的資料, 在這裏略過不提, 它由2003年提案發表出碟, 一直沒法成為主流, 後來主導單位痛定思痛, 將格式下放, 銳變成可與普通CD 機共存的HYBRID SACD , 這才令SACD 起死回生.
HYBRID 的意思就是, 在同一張CD 媒體上, 一面是普通CD 的反射層, 如放入一台普通CD PLAYER (或電腦), 它的普通塗層就會被讀取, 而會以普通16BIT/44.1HZ 的格式播放; 但把它放入一台能讀SACD 反射層的資料的播放器, 它的另一面高清音效資料便會被讀取, 播放器便會把比一般CD 更高階的音訊傳到AMP 裏播放.
這變化令發燒碟市場多了一番新氣像, 一時間市場上除了K2HD, XRCD 等第新碌製的CD ALBUM 面世外, 更多了這一批HYBRID SACD 出現. 然而對一般樂迷來說, 一台過萬的SACD 播放器仍是遙不可及的, 而且有了播放器還要配合相關設備才可充份發揮它的質素, 這可說一闊三大。
再說, 以目前數碼音樂的優點, 在於網絡產品上的流動性, 如果將SACD 經電腦抽取, 得出的結果還是以PCM 16BIT/44.1 的格式, 就算完全不壓縮也無助於提高質素, 那可算是得物無所用了.
之後我所發表的文章是針對兩方面的技術作出解釋:
1) 如果我買了SACD 碟, 如何把它錄製成高清的數碼ISO 檔
2) 如果我得到了一個由SACD 碟轉錄成的ISO 檔, 如何把它轉成分軌的一個個DSF 或DFF 檔 (注意- DSF 和DSD 本身格式相近, 只是由不同廠商所提出, 而兩者質素無分別)